从实际数据和技术发展来看,目前电车自燃的概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不过由于电池起火的特殊性,仍需要保持一定关注,但不必过度担心。以下是具体分析:
- 电车自燃概率较低:国内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低于燃油车的起火率(万分之1.5左右)。在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是新能源汽车的四到五倍。
- 起火原因明确可防:电车自燃主要与电池热失控有关,而热失控通常由不当的充电行为、底部托底或剐蹭、长时间泡水、充电不匹配、涉水行驶等因素触发。如果能够规范使用和维护电车,比如避免在高温暴晒后和雷雨天充电、避免涉水和剧烈磕碰、定期保养检查电池线路部件等,就能有效降低自燃风险。
- 技术发展降低风险:从技术层面来说,当前电池已经可以实现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并且相关安全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严格化,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技术也已开始应用到新车上,这将进一步提升电车的安全性。
- 起火危害较大需重视:虽然电车起火概率低,但电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难扑灭,复燃率较高。一旦发生自燃,可能会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威胁。
总之,电车使用者无需过度担心自燃问题,只要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在日常使用中注意规范充电、安全驾驶和定期保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电车自燃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了解一些应对电车起火的基本方法,以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