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池安装在底部,在合理设计与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以下是具体分析:
安全方面的保障
- 重心低稳定性好:将电池安装在车辆底部可以降低整车的重心,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侧翻等事故的发生概率。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急转弯时,较低的重心能让车辆更好地保持平衡,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 保护措施完善
- 坚固的外壳与护板:大多数电车的电池组都有坚固的外壳,通常采用钢制或铝制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底部的冲击。同时,很多车辆还会在电池底部安装额外的护板,如岚图知音搭载了1500兆帕的热成型底护板,可以承受底部1000焦的动能,8倍于国际标准,能有效防止电池受到磕碰。
- 防水防尘设计:电池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防水防尘等级,如红旗E-QM5的电池包达到IP67的防护标准,启辰VX6的电池包底部采用双层密封防护设计,达到了IPX7、IPX9K的高级防护等级,可防止在雨天或积水路段行驶时,水分和灰尘进入电池内部引发安全问题。
- 安全冗余系统:一些先进的电车电池系统还配备了安全冗余系统,如过充过放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等。当电池出现异常情况时,这些系统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碰撞安全设计:车辆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各种碰撞场景下电池的安全性。例如,在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车辆的结构会通过合理的溃缩和吸能设计,将碰撞能量分散,减少对电池的冲击。一些车型还会在电池周围设置缓冲区域,进一步保护电池在碰撞时不受损坏。
- 电池管理系统: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一旦发现电池状态异常,BMS会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充电策略、限制放电功率等,以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存在的安全风险
- 底部磕碰:如果车辆行驶在坑洼不平、有尖锐障碍物的道路上,或者发生托底事故,电池底部可能会受到磕碰。严重的磕碰可能导致电池外壳变形、破损,进而使内部的电芯受到挤压、损坏,引发电解液泄漏、短路等问题,甚至导致电池起火、爆炸。
- 涉水浸泡:虽然电池包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但如果遇到积水深度超过车辆底盘高度,或者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仍有可能导致水进入电池包。水分进入电池内部会破坏电池的绝缘性能,引发短路和腐蚀,降低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严重时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 散热问题: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通过散热系统来保持合适的温度。如果车辆底部的散热通道被堵塞,或者散热系统因碰撞等原因受损,可能会导致电池散热不良,温度过高。长期的高温环境会加速电池的老化,降低电池的性能,甚至增加热失控的风险。
汽车电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