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车并非很少充电,而是在高速行驶中也需要充电,且面临诸多充电难题。如果从相对角度来说,存在一些情况下感觉高速电车充电次数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技术进步层面
- 电池容量提升:如今许多电动汽车配备了大容量电池包。如蔚来ET7搭载150度电池包的车型,可实现超过1000千米的高速续航。大容量电池能储存更多电能,满足车辆较长距离行驶需求,减少充电频次。
- 充电技术改进:一方面,快充技术不断发展,像上汽通用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出的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可增加200公里以上;辉能科技的“100%复合硅阳极”电池系统,充电5分钟可续航约300公里。另一方面,800伏高压快充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充电效率,如极氪007应用该技术后,能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电量,使充电等待时间缩短,在旅途中整体充电次数相对减少。
驾驶策略和路况层面
- 能量回收系统:电动汽车普遍配备能量回收系统,在车辆减速、制动或滑行过程中,能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续航里程,减少了充电需求。
- 高速路况良好:如果在高速上行驶顺畅,没有频繁的刹车、启动,车辆能耗相对稳定,电池电量消耗相对较慢。特别是在车流量小的时段和路段,车辆能以较稳定的经济时速行驶,有利于节省电量,减少充电频次。
行程规划层面
- 行程较短:若电动汽车的行驶行程较短,在出发前充满电的情况下,车辆的续航里程足以覆盖整个行程,自然不需要在高速上充电。例如,城市周边的短途高速出行,距离在车辆续航范围内,就无需中途充电。
- 提前规划:车主提前规划行程,根据车辆续航和沿途充电桩分布,选择在出发前将电量充至较高水平,或在续航里程还有余量时就提前进入服务区充电,使得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看起来充电次数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