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防碰测试标准是什么

2025-03-11 23:04:46  阅读 8 次 评论 0 条

电车防碰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常见的国际、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

  • 美国FMVSS305: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305号,主要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安全等方面,对电动汽车在碰撞后的电气安全性能等有相关要求,确保车辆在碰撞后不会因电气问题导致额外的安全风险,如漏电、起火等。
  • 欧洲E-NCAP
    • 正面碰撞:速度一般为64km/h左右,检验车辆前端结构的吸能效果、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等。
    • 侧面碰撞:速度为50km/h左右,考察车辆侧面结构强度、侧气囊及气帘等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 侧面柱碰:车辆以32公里的时速撞向路旁的刚性细柱,车辆要与行驶方向呈直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安放,检测车辆对驾驶员头部等部位的保护能力。


国内标准
  • 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了汽车正面碰撞时对车内乘员的保护要求和试验方法等,适用于M1类汽车,包括电动汽车。要求车辆在正面碰撞试验中,通过假人伤害指标等评估车辆对乘员头部、颈部、胸部、腿部等部位的保护效果,确保车内乘员在碰撞时的安全。
  • GB/T37337-2019《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了汽车侧面柱碰撞时对乘员保护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试验时车辆以一定速度撞向刚性柱,检测车辆对乘员的保护能力,特别是对头部等关键部位的防护,以此推动汽车企业提升车辆侧面柱碰的安全性能。
  • GB/T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碰撞后的安全要求,包括防触电保护、电解液泄漏要求、储能系统(REESS)移动要求和REESS特殊安全要求等,确保电动汽车在经历各类碰撞后,不会因电池系统、高压系统等问题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除了包含正面、侧面碰撞等常规测试项目外,也针对电动汽车的特点,在试验细节和评价指标上有所完善和细化。如在碰撞后会对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电池是否有漏电、起火、爆炸风险,高压系统是否能及时切断等。

此外,还有一些团体标准如T/CSAE244-2021《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规定了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的术语、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车载储能系统置于车辆底部的纯电动乘用车。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461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