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电车价格是有可能继续降低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成本因素
- 原材料价格下降:碳酸锂价格从30万元/吨暴跌至7万元左右,电池厂商压力得到缓解。电池成本占电动车总成本的30%-50%,而电池中碳酸锂占比45%左右,仅锂价下跌这一项,就可能让车价有15%-30%的下降空间。
- 技术进步推动:2026年电池成本将从每千瓦时100美元降至60美元以下,叠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突破,未来3年电车成本或降40%。
- 供应链成熟:中国主导的电池产业链规模化效应显现,锂、镍等原材料成本下降,进一步拉低整车价格。
- 市场竞争因素
- 价格战持续:2025年电车价格战已进入“主战场”,10万-20万元区间车型密集降价,小米、华为等跨界玩家入局加剧竞争。
- 库存压力:电动车新国标修订版9月1日起实施,不允许继续生产原来的旧国标电动车,厂家和经销商为清理库存,会对旧国标车型及相关零部件进行降价促销。
- 政策因素:部分地区有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车企降低价格,以配合政策推动销售,同时也可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