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特别容易自燃,整体来看其自燃风险与燃油车相比各有特点,且随着技术发展自燃率呈下降趋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 从实际数据来看
- 国内数据: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自燃车辆中,燃油车起火率为万分之0.58,新能源车起火率为万分之0.44,新能源车起火率稍低。并且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低于燃油车万分之1.5左右的起火率。
- 国外数据:在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是新能源汽车的四到五倍。
- 从燃烧特点来看
- 电车:主流电车安装的基本是锂离子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或受外力刺激后,会持续放热并产生大量含有氢气、甲烷等可燃的混合气体,引起短路发生爆燃。而且即使外部明火被扑灭,内部化学反应仍在继续的话,会出现多次复燃,往往在几秒内迅速蔓延,很难扑灭。
- 油车:油车自燃往往是电路老化或油液泄漏导致的,会有一定的预兆,并且从起火到爆炸通常还有几分钟的救援黄金时间。
- 从起火原因来看
- 电池问题:电池过充、过放、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严重时甚至引发起火。此外,使用劣质电池或未经认证的电池也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 电气线路问题:电车的电气线路非常复杂,如果线路老化、破损、接触不良等问题未及时维修,也可能导致起火。此外,私自改装电车电气系统也是导致起火的风险因素之一。
- 外部因素:如高温、雷雨、碰撞等也可能导致电车起火。例如,在高温环境下,电车电池容易发生热失控,从而引发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