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轨道一般称为“电车轨道”或“有轨电车轨道”。在专业领域,它也被称为“有轨电车线路”或“电车轨道线路”。
- 轨道结构组成部分名称
- 钢轨:这是电车行驶的直接支撑部分,通常由特殊钢材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例如,现代有轨电车的钢轨和传统铁路钢轨类似,但规格可能有所不同,它要适应电车的轴重、速度等运行参数。钢轨的形状一般是“工”字形,上面的部分(轨头)是电车车轮直接接触并滚动的部位,其表面需要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和光滑度,以减少车轮磨损和行驶阻力。
- 轨枕:轨枕的作用是固定钢轨的位置,将钢轨传来的压力均匀地分布到道床。常见的有轨电车轨枕有木枕和混凝土枕。木枕具有弹性好等优点,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且需要进行防腐处理;混凝土枕则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不过弹性相对较差。轨枕的间距也是有规定的,合理的间距能够保证钢轨的稳定性和电车运行的平稳性。
- 道床:道床是铺设在路基和轨枕之间的结构层,主要作用是支撑轨枕,将轨枕传来的压力扩散到路基,同时还能起到排水、调整轨道高度等功能。道床材料可以是碎石(有砟道床),这种道床弹性较好,能有效缓冲列车行驶产生的震动;也可以是整体道床(无砟道床),它一般是用混凝土等材料直接浇筑而成,稳定性高,维修工作量小,常用于地下段或对线路平顺性要求较高的地段。
- 道岔:用于引导电车从一个轨道分支到另一个轨道,使电车能够改变行驶方向。道岔的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转辙器、辙叉、护轨等部分。转辙器可以改变车轮的行进方向,辙叉是让车轮通过两条轨道交叉处的关键部件,护轨则是为了防止车轮脱轨而设置的。
- 不同类型电车轨道的名称差异
- 接触轨式电车轨道:这种轨道除了上述的走行轨部分,还有接触轨。接触轨是为电车提供电力的部分,一般安装在轨道一侧或中间。它也被称为第三轨,因为在传统的两根走行轨基础上,它是额外的导电轨。
- 架空接触网式电车轨道:电车通过车顶上的受电弓从架空接触网获取电力。这种轨道系统主要强调架空接触网的结构,包括接触线、承力索等部分。接触线是直接与受电弓接触导电的部分,承力索则主要起支撑接触线的作用,使接触线能够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张力,保证电车受电弓的良好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