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稳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策支持
- 政策体系完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不断优化外贸政策内容、创新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出口退税,切实帮助外贸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开放平台建设: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举措,不断扩大我国外贸“朋友圈”。海关总署与多个国家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市场拓展
- 传统市场稳固: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传统贸易伙伴保持着深厚的经贸联系,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贸易关系依然稳定,前5个月,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合计进出口5.91万亿元,同比增长0.9%,占进出口总值的33.7%。
- 新兴市场拓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积极开拓与东盟、中亚、拉美、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的外贸合作,2024年上半年我国与新兴市场贸易占进出口的比重提升至64.9%。
产业优势
- 产业体系完备: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制造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新兴技术产业,一应俱全。完备的产业体系使得中国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市场需求,提供一站式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 产业升级加速: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如中国能出口全球最大的生产储卸油平台,代表了全球海工装备的最高水平;扫洗拖一体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全自动咖啡机等智能家电广受海外客户欢迎。
创新驱动
- 技术创新赋能: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智能产品逐步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电表等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 模式创新助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都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
市场需求
- 国际需求回暖: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的最新预测都上调了2024年全球增长预期,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也连续两个季度位于荣枯线上,外部需求边际改善,利好中国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 国内需求支撑: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且需求多样,一方面为进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对接了国外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升级也促使国内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出口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主体活力
- 企业竞争力提升: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经过多年的磨练,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加多个境内外展会,开拓海外市场,已在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和运营。
- 民营企业成为主力军:作为中国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活力充足,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比重不断提高,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总数保持在60万家左右,成为中国外贸乃至中国经济的韧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