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和电车的保险相对传统燃油车通常是更贵的,但两者之间一般电车保险更贵,以下是具体分析:
插混车和电车保险较贵的整体原因
- 车辆价格因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要求部分纯电动车按原价投保以享受补贴,直接使保费增加。插混车和电车的技术含量高,特别是电池成本高昂,导致车辆初始价格普遍偏高,而保险费用计算基础受车辆价值影响大,车辆价值高,在事故中的维修和赔偿成本就高,所以保费也会相应提高。
- 安全风险因素:插混车和电车的驾驶操作与燃油车有别,如单踏板模式、按键换挡等,让习惯燃油车的驾驶者需要适应,增加了事故风险。且新能源车性能往往更强,行驶里程也更多,使得事故几率上升。另外,电车还存在自燃等特定风险,保险公司为覆盖这些风险,会提高保费。
- 维修成本因素:插混车和电车车身集成大量雷达等元器件,配置高,一旦损坏维修费用高。电池作为关键部件,更换成本昂贵,并且车身可能采用一体化压铸等技术,维修难度和成本都远超燃油车。
- 专属险种因素:除常规车险外,电车和插混车还有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险等专属险种,增加了保险总成本。
插混车和电车保险费用差异及原因
- 整体差异:通常情况下,纯电车保险费用比插混车略高。据2023年相关数据,纯电车每年保险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而插混车虽没有明确单独数据,但整体处于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
- 原因分析
- 技术复杂性:电车动力系统完全依赖电力,电池系统和电控系统更为复杂,相比之下插混车还有燃油发动机部分,整体技术复杂性在电池部分低于电车,风险相对低一些,保险费用也会低一些。
- 续航里程焦虑:电车普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问题,为保证续航,电池容量不断增大,电池成本在整车中占比更高,一旦电池出现问题,维修或更换成本巨大,这使得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更大,反映在保费上就更高。而插混车可油电切换,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电池容量相对小,风险和保费也相对低。
- 使用场景差异:电车更多在城市内通勤使用,行驶路况相对复杂,充电频率高,充电过程也存在一定风险。插混车既能在城市用电行驶,也能在长途等场景用油,使用场景更灵活,风险相对分散,保险定价会低一些。
不过,车辆保险费用还受车辆购置价格、使用年限、车辆型号与品牌、驾驶记录、保额与保险项目等因素影响。如果车辆价格低、使用年限长、驾驶记录好、选择的保额低和保险项目少,插混车和电车的保险费用也可能在合理范围内,甚至接近燃油车保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