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中国2026年外贸发展的一些分析和预测:
有利因素
- 政策支持持续发力
- 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中国将继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这将为外贸企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降低贸易成本,拓展市场空间。
- 外贸体制改革深化: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等举措将持续推进,有助于优化外贸流程,提高贸易效率,增强中国外贸的竞争力。
- 新兴贸易模式增长
- 数字贸易潜力巨大:全球跨境电商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跨境电商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独立站、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模式将继续渗透,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 绿色贸易发展机遇: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绿色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高达62.3%,光伏组件出口额达到520亿美元,未来绿色产品出口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
- 贸易伙伴多元化拓展
- “一带一路”深入推进: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将不断深化,贸易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 新兴市场潜力释放:全球贸易温和复苏,新兴经济体推动贸易发展,中国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2024年中国对非洲市场出口增速达14.5%,新兴市场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有望不断提升。
- 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民营贸易主体韧性足:2024年前11个月,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7.78%,占外贸总值的比例为54.28%。民营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灵活性特点,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变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继续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减少要素在内外贸市场间的流动障碍,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外贸平稳增长。
挑战因素
-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 欧盟碳关税实施:2026年起,欧盟碳关税正式生效,进口商品需缴纳碳排放成本,预估增加5%-15%关税,还需提交产品碳排放数据,这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合规难度,对中国高碳产业出口造成一定冲击。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美国政府换届后政策主张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全球需求和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冲击,如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可能会加征关税,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 外需市场受限:202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低增长态势,这可能导致外需市场受到一定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减少,给外贸出口带来压力。
- 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引发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和重构,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采取措施推动产业回流或转移,影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外贸发展。
- 技术贸易壁垒升级
- 半导体出口管制:美国《芯片法案》出口管制升级,高端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需申请许可证,包括AI芯片、光刻机等,这将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和相关高科技产品出口造成阻碍。
-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出口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增加了外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