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真的没有残值,只是整体残值率表现相对较差。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不同价格电车的残值情况
- 低价电车:残值通常较低。如2014年购入的北汽EV150,当年补贴后价格在10万元左右,如今二手车市场价大概7000-8000元。一些低价电车开几年后可能就只能卖几千元,甚至有些车龄较长、车况较差的低价电车接近报废时可能几乎没有什么残值。
- 高端电车:保值率相对好一些。以2014年的特斯拉ModelS为例,当时售价在65-85万之间,现在二手车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10万元左右,与同年份、同价位的宝马5系或奥迪Q7等豪华油车二手车价差不多。
影响电车残值的因素
- 技术迭代:电车技术更新换代快,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年均提升7%-8%,800V高压平台、4C超充技术等快速普及,导致旧款车型迅速过时,价值大幅缩水。
- 电池衰减:动力电池性能存在不可逆衰减,三年车龄的电池容量普遍衰减10%-15%,而电池成本占整车价格的40%-60%,且行业缺乏统一的电池健康度检测标准,车商只能压价规避风险。
- 价格波动:车企价格战频繁,新车价格波动直接冲击二手车市场,如某品牌插混车型三年保值率从55.8%暴跌至45.5%,部分车型甚至出现“一年腰斩”的情况。
- 充电基建:尽管全国充电桩数量增加,但750V以下低压桩占比达64%,超充网络覆盖率不足5%,长途出行充电效率低下等问题,削弱了二手电车实用价值,导致估值受损。
- 政策变化:补贴政策的变化对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政府补贴额度减少或者取消,会使新车和旧车在购置成本上出现较大差距,进而导致旧车价格下跌。
- 产品周期:新能源车型平均生命周期仅3-4年,远低于燃油车的7-8年,频繁的车型迭代造成配件供应困难,让消费者对品牌可持续性产生疑虑,如某新势力品牌首款车型上市两年即停产,其二手车残值暴跌50%。
- 智能配置:智能化配置升级快,车企力推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功能,反而成为贬值的加速器,如某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因算法迭代滞后,二手估值较同类车型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