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低温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 化学特性限制: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内部电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变差,导致可用容量下降,续航里程相比常温时会显著下滑。如在-15℃以下的环境中,几乎所有参测电车的续航能力都“缩水”明显,像比亚迪秦PLUSEV的续航达成率从5℃-15℃时的96%骤降至-15℃以下的52.9%。
- 能耗增加:为了保证车内温度,暖风空调会持续工作,这部分能耗会直接影响续航里程。同时,低温下轮胎等材料物理特性变化,会带来很大行驶阻力,车辆风阻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能耗增加,进一步减少续航里程。
充电速度变慢
低温会使电池难以快速接纳充电桩输入的电能,充电时间延长。原本快充40分钟能充至80%,冬季可能要延长到1.5-2小时。部分车型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功率会降低,导致充电速度变慢,增加了出行途中的等待时间。
电池性能下降
- 寿命损耗:在低温环境下频繁充放电,会使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反应更加复杂,可能导致电池电极材料的损坏,减少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 容量衰减: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可能会逐渐减少,即使在常温环境下使用,续航里程也会受到影响。
车内制热效果及舒适性问题
- 制热耗能高:电车不像燃油车有发动机余热可供暖,只能依靠电加热丝、热泵等制热设备,耗电量极大,使得原本就紧张的电量消耗更快。而且,部分电车的制热系统在低温下可能存在制热速度慢、温度不均匀等问题。
- 其他部件性能受影响:低温还可能导致车辆的电子元件、橡胶密封件等部件性能下降,如电子设备响应变慢、车门密封不严等,影响车内的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