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车跑高速的烦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充电设施方面
- 充电桩数量不足:多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有限,通常只有2-3个桩,合计4-6个枪头,难以满足大量充电车的需求,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充电排队现象极为普遍。
- 充电桩功率较低:部分充电桩比较老旧,功率普遍不高,如120KW的充电桩对应两个枪头时,一个枪头只能分60KW功率,而很多充电车的需求可能达240KW,无法满足车辆的快速充电需求。
- 充电桩故障问题:充电桩维护效果差,故障桩占比较大,车主可能会遇到整个充电站点断电、断网、充电线不够长,甚至电线铜丝裸露冒火花等情况,导致无法正常充电。
- 布局与管理不合理:一些服务区的充电桩位置设置不合理,车辆进出不方便,会降低充电效率。还存在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使得充电车无处充电。
续航方面
- 实际续航打折:高速行驶时车辆需要更大动力输出,电池能量消耗加快,再加上空调、音响等辅助设备的使用,会进一步缩短续航里程。例如,一辆标称续航600公里的电动车,在高速上以120km/h的速度行驶,实际续航里程往往只能达到400公里左右。
- 测试标准与实际差异: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如NEDC、WLTC、CLTC等续航测试标准,大多在较为理想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测试条件与高速行驶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导致车主实际用车时很难达到标称续航里程。
时间与行程规划方面
- 充电等待耗时:充电车充电本身就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在充电桩前排队等候充电时,会花费大量时间,打乱车主原本计划好的行程,使旅途时间大幅增加。
- 规划难度较大:车主需要时刻关注电量和沿途充电桩分布情况,所有出行路线都要围绕充电站点来设计,这使得行程规划变得复杂,增加了出行的心理负担。
费用与使用体验方面
- 充电成本较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费用普遍高于一般市区,增加了充电车跑高速的成本。
- 特殊情况不便:部分地区存在“油电不同权”的现象,如开充电车过海琼州海峡时会受到限制。另外在遇到堵车等特殊情况时,充电车车主可能会因电量焦虑而不敢使用空调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