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罪的小电车”一般没有特别严格和固定的所指,但通常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让车主面临诸多困难和不便,从而感觉像是在“遭罪”的电动汽车。以下是一些“遭罪的小电车”相关的具体情况:
- 长途出行困难:
- 充电设施不足:在高速公路等长途出行场景中,充电桩的数量相对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严重不足,车桩比不协调。如国庆、春节等出行高峰期,在服务区经常会出现电动汽车车主需要排队数小时才能充上电的情况。
- 充电耗时长:相比燃油车加油仅需几分钟,电动汽车充电往往需要一小时甚至更久,这在长途旅行中极大地增加了出行时间成本,打乱了行程安排。
- 续航里程焦虑:即使车辆标明有一定的续航里程,但在实际使用中,受堵车、开空调、低温等因素影响,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导致车主时刻担心电量耗尽在路上。
- 极端天气影响:
- 高温天气:在炎热的夏天,如果车辆停在户外暴晒后,车内温度会急剧升高。而电动汽车为了节省电量,可能不敢随意开空调降温,车主需要忍受高温闷热。
- 低温天气: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电池性能会受到低温影响,续航里程可能会大幅缩水,有的甚至能达到50%。同时,使用车内暖气也会增加电量消耗,进一步缩短续航。
- 日常使用不便:
- 电池衰减问题:随着使用时间和充电次数的增加,电池容量会逐渐下降,续航里程越来越短,而更换电池的成本又很高,几乎相当于购买一辆新车,这让车主在经济上感到压力。
- 保险费用较高:电动汽车的全险保费通常比燃油车贵,加上电池维修成本也高,一旦出现问题,理赔金额较大,增加了车主的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