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走全损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 修复费用角度
- 超车辆实际价值:一般来说,如果电车的实际修复费用达到或超过车辆出险时实际价值的80%,可认定为全损。比如一辆事故前市场价值为20万元的电车,维修费用预估达到或超过16万元,可能就会被认定为全损。
- 超保险车辆保额:若车辆维修金额达到或超过车辆损失险承保保额的一定比例,如50%,或车辆维修金额加上残值金额大于或等于车辆损失险承保保额,也可能被视为全损。
- 车辆损坏程度角度
- 完全损毁:车辆因事故被完全烧毁、严重碰撞等导致完全失去原有形体、效用,如新能源汽车完全火烧只剩下外壳,或者车辆完全淹没在水中2小时以上等,无法修复,可认定为全损。
- 主要部件严重受损:电车的关键部件如电池组、电机、电控系统、车架等遭受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修复后无法正常使用,也可能被判定为全损。
- 安全性能无法达标:车辆严重受损,修复后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主要技术指标无法达到国家相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标准,无法正常上路行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符合这种情形的事故车通常会被定为全损。
- 使用性能和价值大幅下降:如电池组严重损坏,修复后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明显恶化,且二手车市场价值大幅降低,也可能被认定为全损。
- 保险合同约定角度: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对全损可能有具体的细化规定,例如车辆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即使维修费用较低,根据条款约定也可能被认定为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