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中控屏通常不可以通用,主要原因如下:
- 硬件方面
- 尺寸与安装结构差异: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车,其中控屏在尺寸、形状以及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别。如宝骏KiWiEV配备10.25英寸触控式液晶中控屏,而理想L系列高配版本有三块大屏,它们的尺寸和车内安装空间完全不同,无法直接互换。
- 接口与电路设计不同:中控屏与车辆的电子系统连接,不同电车的接口类型、针脚定义以及电路设计存在差异。这是为了满足各自车辆的功能需求和通信协议,像特斯拉的中控屏接口是按照其自家电子架构设计,与其他品牌电车的接口不兼容,无法实现通用。
- 硬件性能需求有别:车辆的智能化程度不同,对中控屏硬件性能的要求也不同。高端电车可能需要中控屏处理复杂的自动驾驶信息显示等任务,其硬件配置较高;而一些基础型电车中控屏只需实现简单的导航和多媒体功能,硬件性能要求较低。不同性能的中控屏难以在不同车辆上通用。
- 软件方面
- 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差异:各车企为了打造独特的用户体验,会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例如通用汽车未来的新电动车将采用联合谷歌开发的Ultifi系统,奔驰EQESUV搭载MBUXHyperscreen系统,这些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应用生态不同,导致中控屏软件无法通用。
- 车辆控制逻辑与协议不同:中控屏不仅是显示设备,还用于控制车辆的各种功能。不同品牌电车的车辆控制逻辑和通信协议是保密且独特的,如比亚迪和蔚来的车辆控制指令和通信方式不同,中控屏软件无法适配对方车辆。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部分车企出于成本控制或平台共享等原因,会在不同车型上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中控屏,像赛力斯蓝电E5plus和问界M7就共用了部分零部件,包括悬浮式中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