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认为电车是个“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续航方面
- 实际续航大幅缩水:车企宣传的续航里程是在理想条件下测试得出的。实际使用中,高速行驶、开空调、低温等因素都会使续航大打折扣,如冬天低温时,电池续航普遍下降20%-30%,在北方极寒地区甚至可能打3-5折。
- 续航焦虑严重:即使续航在城市日常通勤中勉强够用,但一旦有长途出行需求,就会担心沿途充电桩不足或排队充电耽误时间,时刻担忧电量耗尽被“扔”在路上。
充电方面
- 充电设施不足:在中小城市、偏远地区以及部分大城市的老旧小区等,充电桩数量少且分布不均。一些县城可能只有政府大院和供电局门口有少量充电桩,还不对外开放。
- 充电时间长:即便快充技术有所发展,一般也需30分钟才能充到80%的电量,要完全充满则耗时更久,而燃油车几分钟就能加满油。在节假日等用电高峰,充电等待时间可能更长。
- 充电成本高:如果不能使用家用充电桩谷电慢充,依赖公共充电桩,其电费加上服务费,每度电可能达到1.5元甚至更高,算下来充电成本并不低。
电池方面
- 电池质保限制多:虽然很多车企宣传电池终身质保,但实际上限制条件众多。如车辆底盘刮蹭、电池外壳受损,或每年行驶里程超过规定、车辆变为二手车、不在4S店维修等,都可能失去质保资格。
- 电池更换成本高:超出质保期后,若电池出现严重衰减等问题,更换电池的费用高昂,几乎能抵得上车辆残值的很大一部分。
- 电池寿命有限:一般电车电池寿命在5-8年左右,之后电池性能会逐渐下降。
车辆价值方面
- 保值率低:电车更新迭代快,市场保有量相对较少,且缺乏完善的二手车评估标准,导致整体保值率偏低。一辆20万的纯电车,5年8万公里后可能只能卖到5万左右,而同样的燃油车可能还能卖十二三万。
- 价格波动大:电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常打价格战,车辆价格波动大。早期购车的消费者可能会遭遇较大的价格落差,感觉自己被“割韭菜”。
品质方面
部分新能源电动车在品质稳定性上也不尽如人意。电子元件故障、异响等小毛病频发,相比传统燃油车经过多年发展沉淀下来的成熟工艺,一些新能源车企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在品控环节有所疏忽,新车到手没多久就要频繁跑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