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电车干不过油车主要体现在长途出行、动力持续输出等场景下,主要有以下原因:
续航及能源补充方面
- 续航里程:一般电车的续航里程在400-600公里左右,在高速行驶或低温等工况下还会大打折扣。而油车加满一箱油通常能行驶500-800公里甚至更多,实际续航更有保障。
- 能源补充:油车加油过程仅需几分钟,十分快捷。电车即使使用快充,也需要30分钟甚至更久才能充至一定电量,在长途出行时会增加较多等待时间。并且充电桩的分布密度远不及加油站,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特殊时段,电车可能面临找不到充电桩或需要排队充电的情况。
动力性能方面
- 高速持续动力:油车的内燃机经过长时间发展,技术成熟,能在较宽转速范围提供稳定扭矩输出,在高转速区间动力响应迅速,高速巡航时动力平稳且耐力好,可轻松维持130km/h甚至更高速度。电车的电动机虽然在低速至中速区间能提供瞬时最大扭矩,实现快速加速,但在高速巡航时效率会下降、能耗上升,长时间高速行驶动力表现不如油车。
- 极限速度:受电机功率、传动系统等因素限制,多数电车的最高时速低于油车,一般电车最高时速在160-200公里/小时,而油车大部分最高时速可达220公里/小时,性能较好的能达到260公里/小时。
车辆成本方面
- 购车成本:目前,同等配置和级别的车型,电车由于电池等技术成本因素,价格往往较高。例如,一些入门级的紧凑型油车价格可能在8-12万元,而相同级别的电车可能要12-18万元。
- 保值率:油车技术相对稳定,市场认可度高,二手车保值率较高。电车因技术更新换代快,电池寿命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折旧速度相对较快,二手车价格相对较低。
驾驶习惯和认知方面
- 驾驶习惯:许多电车驾驶员为了延长续航里程,倾向于采用更为节能的驾驶方式,如避免急加速和高速巡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现。而油车驾驶员则可能更加习惯于高速驾驶,对油耗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 认知观念:部分消费者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技术存在担忧和不信任,认为油车技术成熟可靠,而对电车的安全性、电池寿命等方面存在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