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瓶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所使用的电解液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
- 成分:主要成分是硫酸和蒸馏水。一般是由80%的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密度通常为1.24-1.30克/立方厘米。
- 原理:在铅酸电池中,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稀硫酸作电解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 胶体蓄电池电解液
- 成分:采用的是凝胶状电解质,它是在传统的硫酸电解液基础上,加入硅溶胶等凝胶剂,使电解液呈凝胶状态,内部无游离的液体存在。
- 原理:与铅酸蓄电池类似,也是基于铅与二氧化铅在硫酸作用下的电化学反应,但凝胶状的电解液能让电池内部的反应更加稳定,减少了电解液分层、干涸等问题,同时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 镍氢蓄电池电解液
- 成分:主要是氢氧化钾(KOH)等碱性溶液。
- 原理:镍氢电池的电极反应为,正极:Ni(OH)?+OH?=NiOOH+H?O+e?;负极:M+H?O+e?=MHab+OH?。它和镍镉蓄电池同属碱性蓄电池,只是以吸藏氢气的合金材料(MH)取代镍镉蓄电池中的负极材料镉(Cd),电动势为1.32V。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成分:一般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锂盐则多为六氟磷酸锂(LiPF?)、四氟硼酸锂(LiBF?)等。
- 原理: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和脱出,通过电解液中的锂离子传导来实现电荷的传递,从而完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