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车的整体条件较好,以下从政策、充电设施、停车等方面具体分析:
政策支持方面
- 牌照政策:2024年起,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来沪人员申请新能源汽车“绿牌”,需在申请之日前3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个人名下须“既无新能源车,也无燃油车(沪C号段车辆除外)”。单位用户申领则在上一轮政策“信用状况良好”基础上,增加“在本市缴纳的职工社会保险人数超过5人或申请之日前1年在本市连续缴纳税收”的要求。
- 补贴政策:曾出台《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对专用、公用充换电设备给予30%的财政资金补贴,对专用、公用充换电设施给予运营度电补贴等,还有对光伏一体化储能充电、无线充电等新技术也有补贴政策。
充电设施方面
- 数量:近年来上海市持续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21-2024年每年都新增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等,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
- 分布:在公共区域如商场、酒店、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充电桩的覆盖越来越广泛。在居民区,也在推进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等工作,2024年计划完成2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
- 管理: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等需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技术标准等要求,并且要实现充换电数据共享,支付方式具备通用性,具备银联卡、交通卡等第三方支付功能,可刷卡或扫码便捷支付。
停车条件方面
- 电动自行车: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从场所分类、防火间距等多方面作出规定,还考虑了架空层停车、既有住宅小区改造等问题,如改变坡道设置方式方便居民停取车,对充换电柜设置场所作出规定等。
- 电动汽车:一些小区和商业中心等在规划时开始注重电动汽车停车位的设置,部分地方还推出了针对新能源车的专属停车位,在停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尽量保障电车的停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