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电车”常见的套路有以下几种:
捆绑消费类
- 充值消费:商家以“免费赠电车”为幌子,让消费者扫码点赞抽奖等,中奖后却要求在店内消费或在指定App充值数千元,消费期限可能长达数年。而充值后消费者往往会发现,购物平台上商品价格虚高、种类不全,或商品质量差,根本无法等值消费。
- 充话费套餐:声称充值一定金额话费就送电车,实际上可能是让消费者办理高额话费套餐并冻结花呗金额,相当于申请了一笔小额分期贷款。且电动车可能是质量不佳的杂牌车,套餐还规定在一两年内不能停机或降低资费。
- 购买其他产品或服务:一些汽车销售公司等会以“免费赠送电车”吸引客户,但前提是要购买其他高价产品或服务,如购买特定的保险套餐、高价的汽车装饰等,算下来整体花费可能远超电车本身价值。
骗取个人信息类
- 扫码加好友套取信息:打着“免费赠电车”的旗号,诱使消费者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好友等。之后以各种理由让消费者将带有二维码的广告图群发给大量好友,还可能要求提供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最后不仅收不到电车,个人信息还可能被泄露,用于精准诈骗或被倒卖。
- 诱导下载App收集数据:让消费者下载指定App参与活动以领取电车,在下载和注册过程中,App可能会获取用户的各种权限和个人数据,如通讯录、短信记录、位置信息等,给用户带来隐私泄露和安全风险。
质量与售后陷阱类
- 以次充好:赠送的电车可能是翻新车、使用翻新电瓶或杂牌车,质量难以保证,存在续航差、容易故障等问题。由于是“免费赠送”的活动商品,商家可能不提供发票或正规售后保障,消费者后续维修、退换困难。
- 售后限制:即便承诺有售后,也可能设置诸多苛刻条件,如要求消费者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必须在指定地点维修且限制维修次数等,或者在消费者遇到问题时推诿责任,使“免费赠电车”的售后成为一纸空文。
虚假宣传类
- 设置模糊条款:抽奖类“免费赠电车”活动,不明确告知消费者兑奖流程和条件,只强调抽奖和中奖,等消费者中奖后才告知有各种隐藏条件,且常以“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来逃避责任。
- 夸大宣传:宣传时声称电车具有各种高端配置和良好性能,但实际交付的电车与宣传不符,存在配置缩水、性能不佳等情况,消费者的期望与实际得到的产品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