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限制上船主要出于安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具体如下:
- 安全因素
- 自燃风险高:电车的动力电池多以锂为主要材料,锂金属化学性质活泼,与水或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火花。电池可能因质量问题、过充过放、短路漏电、温度异常、机械损伤等因素,导致内部化学反应失控引发火灾。如2022年2月16日,一艘满载豪车的运输船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起火,外媒爆料可能是船上一辆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包失火。
- 灭火难度大:电车电池起火后,用水浇灭不仅无效,还可能加剧反应,电池内部气体增加压力还会有爆炸危险。且电车起火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在海上轮船这样的密闭空间中,会迅速蔓延,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 海上环境复杂:海上空气湿度大、含有盐分,会对电池材料和结构产生腐蚀作用,降低电池稳定性和寿命。海上运输多为长途,电车在船上停放时间长,对电池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增加了故障风险。
- 技术因素
- 电池技术仍有提升空间:尽管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但目前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如电池过热、短路、物理损伤或制造缺陷等都可能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
- 缺乏成熟的应急处置技术:对于电车在船上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目前还缺乏成熟、有效的应急处置技术和设备,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避免事故扩大。
- 管理因素
- 运输资源分配:在轮渡运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平衡电车和燃油车的运输需求,确保各类车辆都能得到合理的运输安排。限制电车数量,可以保证更多燃油车有上船机会,维持整体运输秩序。
- 便于安全管理:对电车上船进行限制,规定其停放区域等,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降低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处置难度,便于集中采取防护和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