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纯电车的销量近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不过也有部分消费者对纯电车存在顾虑,主要有以下原因:
充电方面
- 充电设施不足: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乡镇以及偏远地区,充电桩的覆盖率较低。即使在一些大城市,也存在充电桩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导致部分车主寻找充电桩困难。
- 充电时间较长:相比燃油车加油仅需几分钟,纯电车即使使用快充,通常也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充到80%,慢充则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对于时间紧张的用户来说不太方便。
- 充电条件限制:安装私人充电桩需要有产权车位,且离主电源较近,还需要得到小区物业等方面的同意,这对于很多没有固定车位或不具备安装条件的车主来说,无法方便地进行充电。
续航方面
- 实际续航打折:纯电车的续航里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低温、高温、高速行驶、开启空调等大功率设备,都会使电池耗电量增加,导致实际续航里程大幅缩短。在冬季寒冷地区,续航里程可能会打5折甚至更多。
- 续航里程焦虑:对于需要长途出行或经常在没有充电桩的区域行驶的用户,他们担心车辆在行驶途中电量耗尽而无法及时充电,导致被困在路上,这种续航焦虑使得一些消费者对纯电车望而却步。
车辆成本方面
- 购车成本较高: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效应,纯电车的价格有所下降,但在相同配置和级别下,纯电车的价格往往仍高于燃油车。主要是因为电池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较高。
- 保值率较低:由于电池寿命、技术更新换代快等因素,纯电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一辆20万的纯电车,5年8万公里后可能只能卖到5万左右,而同样的燃油车可能还能卖十二三万。
车辆性能方面
- 动力性能有限:虽然大多数纯电车的加速性能在城市工况下表现不错,但在高速行驶时,部分纯电车的动力储备相对不足,再加速能力较弱,超车等操作可能会比较吃力。
- 特殊路况受限:在一些极端路况下,如雪地、泥泞道路等,后驱形式的纯电车可能会出现打滑、动力不足等情况,相比四驱或有较好越野性能的燃油车,通过性和稳定性较差。
安全方面
- 电池安全隐患:电池是纯电车的核心部件,虽然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仍存在电池过热、起火等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往往后果较为严重,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担忧。
- 维修成本和难度:纯电车的维修涉及到高压电路等专业技术,维修难度较大,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设备要求较高,因此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且一些零部件的更换成本也不低,如电池组,如果超出质保期后需要更换,费用可能会让车主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