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的建设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建设周期在1-3年左右。以下是其建设速度相对较快的一些原因:
- 工程复杂度低
- 轨道铺设简便:有轨电车通常在地面运行,相较于地铁需要进行大量地下挖掘工作来说,有轨电车的轨道铺设相对简单,一般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或新建专用轨道即可,减少了大规模土方工程和地下结构施工的难度与时间。
- 系统相对简单:有轨电车的车辆段、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等相比地铁等其他轨道交通系统规模较小、复杂度较低,建设和调试所需时间也相对较短。
- 施工限制较少
- 占用空间小:有轨电车一般只需占用道路的部分宽度来铺设轨道和设置站台,不像地铁建设需要大面积的施工场地和对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对城市现有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协调问题和阻碍相对较少,能更顺利地推进建设。
- 无需大规模拆迁:由于其主要沿城市道路建设,不需要像地铁那样为了挖掘隧道等而进行大量的房屋拆迁等工作,减少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和与居民的协调工作,加快了建设进程。
- 审批流程相对简单:与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相比,有轨电车的建设规划审批层级相对较低,主要由地方政府审批,无需面对像地铁建设那样严格的国家层面的经济、财政或人口等方面的高要求以及高标准的客运强度限制,审批流程相对简便快捷,能更快地进入建设阶段。
以松江有轨电车为例,从2013年3月29日初步开展编制工作,到2019年12月30日三期工程开通,历时约6年。其中一期工程从前期准备到2018年9月28日正式试运营,约4年时间。而济南高新有轨电车开工于2024年2月23日,预计2025年年末开通运营,建设周期约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