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不谈操控性能,事实上,操控性能是电车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很多电车在宣传和评测中都会重点提及操控性能,不过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让人们觉得电车不常谈操控性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早期电车的关注点不同
- 基础性能优先:早期电动汽车技术处于发展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续航里程、电池安全性等基础性能。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满足基本出行需求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相比之下,操控性能就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
- 解决有无问题:在电车发展初期,能够让车辆跑起来,并且有一定的续航能力,就已经是很大的突破。厂商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电池技术、电机研发以及整车的基本架构上,对于操控性能的优化和提升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技术去投入。
- 固有认知影响
- 传统观念束缚: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操控性能往往与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部件的调校和匹配紧密相关。而电车的动力系统与燃油车有很大不同,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一时难以将操控性能与电车联系起来,认为电车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不具备像燃油车那样的操控乐趣和性能。
- 宣传引导不足:部分电车厂商在宣传时,为了突出与燃油车的差异化,更多地强调电车的智能化配置、环保属性等特点,对操控性能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对电车操控性能的关注度不高。
- 行业发展不均衡
- 部分低端产品受限:市场上一些低端电车,由于成本限制,在底盘调校、悬挂系统等影响操控性能的关键部件上难以做到精细优化,更注重满足基本出行需求,给消费者留下了电车操控性能不佳的印象。
- 高端产品才注重操控:高端电车品牌或车型往往会在操控性能上投入更多资源,但这类车型在市场中的占比相对较小,消费者接触到的大部分是中低端电车,从而形成了电车整体不注重操控性能的错觉。
如今,随着电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重视并大力提升电车的操控性能,比如特斯拉Model3、保时捷Taycan等车型,都以出色的操控性能赢得了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