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不是电车比油车“燃得快”,而是电车的加速比油车快,主要有以下原因:
动力系统原理
- 电车: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池组提供直流电,经过逆变器将其转换为交流电,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产生扭矩带动车辆前进。电动机在启动瞬间就能输出最大扭矩,动力响应几乎是即时的,无需像燃油发动机那样需要经过一系列机械传动和转速提升的过程。
- 油车:燃油汽车的动力来自于内燃机,依靠燃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热能,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等机械部件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经过变速器、传动轴等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车轮。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需要从怠速状态逐步提升转速来输出扭矩,并且在不同转速区间扭矩输出存在差异,从踩下油门到车辆获得足够动力加速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
传动系统效率
- 电车: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相对简单,通常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驱动轴等组成,动力传递路径短,能量损失较少,能够更直接地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提高了动力传输效率。
- 油车:燃油汽车的传动系统较为复杂,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多个部件,在动力传递过程中,会有较多的能量损失在这些机械部件的摩擦、转动等过程中,降低了整体的传动效率,影响了车辆的加速性能。
扭矩特性
- 电车:电动机的扭矩输出特性较为平坦,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提供较大且稳定的扭矩,尤其是在低速区间,能为车辆提供强大的加速力,使车辆在起步和低速加速时表现得非常迅猛。
- 油车:内燃机的扭矩输出通常在一定的转速区间才能达到峰值,在低转速时扭矩相对较小,需要将发动机转速拉高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足够的扭矩来实现快速加速,这就导致了油车在起步和低速加速阶段相对较慢。
车辆布局与重量分布
- 电车: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通常布置在车辆底部,使得车辆的重心较低,且重量分布较为均匀,在加速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持车身的稳定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动力性能,实现快速加速。
- 油车:燃油汽车的发动机一般位于车辆前部,其重量集中在前部,在加速时,车辆的重心会向后转移,导致前轮的附着力减小,影响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尤其是对于前置前驱的燃油车来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