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电车的时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广义上的电车时代
- 早期探索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1年,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有轨电车。1888年,现代有轨电车出现。1899年,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出Lohner-PorscheElektromobil,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动车之一。当时内燃机尚未商业化,电车以低噪音、操作便捷、启动方便等优点在城市中流行,迎来了初步的发展高峰。
- 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无轨电车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逐渐取代有轨电车。但后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燃油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电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除了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仍在使用电车外,电车在整个交通领域的占比有所下降。
- 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电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2010年以后,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充电时间逐渐缩短。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车发展的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推动了电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
狭义上的电车时代
狭义上的电车时代主要是指以电池技术为核心,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时代。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球将全面进入这样一个电车时代。主要依据如下:
- 车企转型:众多汽车巨头纷纷制定停产燃油车计划,向电动化全面过渡。如奥迪计划从2026年起停止推出新款燃油车,2033年全面停产;沃尔沃承诺到2030年停止燃油车销售;奔驰宣布到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等。
- 政策引导:各国政府通过双积分政策、补贴政策等推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如中国的双积分政策要求车企生产一定数量新能源车,工信部发布的油耗标准使纯燃油车达标难度增大,还有国管局要求公务车中新能源车占比不低于30%等。
- 市场选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从2024年7月开始一度高于50%,8月高达54%,购买纯油车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少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