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电池在电车领域相对跑得较远:
锂离子电池
- 三元锂电池
-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较高,如宁德时代NCM811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使得车辆在同等电池重量或体积下能存储更多电能,续航能力突出,像蔚来ET7凭借此技术续航可突破1000公里。
- 低温性能:在低温环境下表现较好,例如在-20℃环境下能释放70.14%电量,相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具优势,冬季实际续航里程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 磷酸铁锂电池
- 能量密度: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一般在140-180Wh/kg左右,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一些新的磷酸铁锂体系电池能量密度有所提升。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属于磷酸铁锂电池,通过改进pack工艺,提升了能量密度。
- 循环寿命:循环使用寿命长,可超过2000次,在长期使用中能较好地保持电池性能,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续航表现。
固态电池
- 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轻松地超过400wh/kg,理论上可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大幅增加。
- 安全性:使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的隔膜和电解液,即使刺穿也不会发生起火爆炸,大幅降低了热失控风险,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有利于车辆设计和布局,间接为增加续航创造条件。
钠电池
-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在145wh/kg左右,虽比不过锂电池,但也能满足一定的续航需求。
- 低温性能:钠离子电池在-20度的环境下仍能保持92%的电量,且仅需15分钟即可充电80%实现100公里的续航,低温充电和续航表现良好。
石墨烯电池
- 能量密度:一般能量密度在80-120wh/kg,但加入石墨烯材料后,导电性能出色,输出电流稳定,电池性能有所提升。
- 充电效率:支持快速充电,可缩短充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能量密度的不足,对于提升综合续航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