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并非完全不能骑电车,而是部分地区在特定时段和路段对电动自行车采取了限行等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原因:
- 交通安全因素
- 事故频发: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部分车辆非法改装后超速现象普遍,导致事故频发。比如2023年,广州因电动自行车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高达1500多起,导致数百人受伤、数十人死亡。
- 违法现象突出: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居高不下,尤其是外卖等即时配送电动自行车乱象多发,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 交通拥堵因素
- 数量庞大:以广州为例,截至2024年9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540万辆,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远超道路承载能力。
- 设施不完善:部分城市非机动车道设置率偏低、不连贯,导致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加剧了交通拥堵。
- 消防安全因素
- 违规充电停放:一些人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地方停放电动自行车以及为其充电,或在不符合消防安全的室内场所停放充电,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 城市管理因素
- 政策规划需要:从城市整体规划和交通管理长远发展来看,需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规范管理,以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和形象,推动城市交通向更加有序、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
- 提升管理水平:可以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动自行车管理体系,包括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各个环节,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