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起火并非绝对扑不灭,但扑灭的难度确实较大,原因如下:
- 内部化学反应剧烈:以锂电池为动力的电车,一旦电池热失控,内部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高温又会进一步加剧电池内部反应,形成恶性循环。而且,锂电池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极易引发爆燃,使火势瞬间变大。
- 传统灭火方式受限:传统的灭火方式往往难以应对电车起火。水基灭火器主要依靠冷却,但水很难渗透到电池内部,难以起到有效降温作用。干粉灭火器虽然能覆盖火源、阻断氧气,但无法阻止电池内部持续的化学反应,火势依然难以控制。二氧化碳灭火器对于电车起火的灭火效果也不佳,锂在燃烧状态下会把二氧化碳还原,陆续生成碳、氧气、氧化锂等。
- 存在复燃风险:即便初次扑灭了明火,电池内部依然可能存在未反应完全的物质和持续的高温环境,随时可能复燃,甚至在数小时或数天后再次起火。
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电车起火还是可以扑灭的,例如:
- 初期小火:在电车起火初期,火势较小,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如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有可能将火扑灭。如果是充电时发现小火星,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合适的灭火器灭火。
- 配备特殊灭火装置:部分电车在设计上配备了智能化的消防装置,车内传感器监测到异常高温、烟雾等起火迹象时,能迅速发出警报并启动自动灭火程序。这些灭火装置采用针对性的灭火剂,专门针对锂电池燃烧特性研发,可快速降温、抑制可燃气体产生,有助于控制火势。
- 专业消防救援: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可采用“冷却抑爆”“围堰浸没”“灌注式水浸没”等战术战法,利用大量的水对电池进行降温,将整个电池沉浸到水中,抑制电池内部的燃烧反应,从而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