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高速上给人感觉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动力系统特性
- 电机输出特性:电动机虽在低速时扭矩出色,但转速提高后输出会衰减。与燃油车通过变速箱调整,在不同速度下都能保持较大扭矩输出不同,电车电机后半段动力输出主要依靠转速而非扭矩,高速行驶时扭矩不足,加速较费劲。
- 功率与电量关联:电车最大输出功率和电量直接相关,电量充足时可输出更多动力,电量不足时输出会减少。高速行驶对电能需求急剧增加,功率请求高,电量消耗快,难以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
能耗与续航担忧
- 能耗增加: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呈指数级增长,电车需消耗更多电能来克服阻力。且速度越高,电机转速越高,电耗越大。例如某款热门电动SUV在100km/h匀速行驶时,百公里能耗约为15kWh,但速度提升到140km/h时,能耗可能飙升至25kWh甚至更高。
- 续航焦虑:目前电车续航里程有限,一般在300公里左右,高速行驶续航会更短。车主为避免中途电量耗尽,倾向于选择经济的驾驶方式,控制车速以增加续航。
热管理系统限制
高速行驶时电池和电机工作强度大,会产生大量热量。为防止过热造成损害,电车的热管理系统会在温度上升时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限制功率输出,从而影响车速。
驾驶心理与辅助系统因素
- 驾驶心理:电车车主更倾向于经济驾驶以最大化每次充电的里程。且电车在高速行驶时更安静,驾驶员可能更敏感地感受到速度,从而不自觉地降低车速。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许多电车配备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往往会将车速控制在相对保守的范围内,以平衡安全性和能耗。
车辆设计与技术因素
- 电池性能:电池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直接影响车辆动力表现。能量密度较低时,所能提供的电能有限,难以支持车辆达到较高速度。
- 电控系统:电控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会影响电车速度表现。若不够精准高效,无法及时调配电能和控制电机,就难以充分发挥车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