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车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能源与续航方面
- 能耗增加:车速提升会使风阻急剧增大,能耗也显著增加。比如,在120km/h的速度下,一般电车百公里能耗在15-18度电左右,速度再往上提,能耗可能达25度电/百公里。为保证续航里程,减少充电次数,车主会选择控制车速。
- 电池电量限制:电池电量有限,高速行驶时电机大功率输出,耗电量剧增,电量会迅速耗尽,无法支撑长时间高速行驶。例如一些小型电动车,电量储备相对较少,高速行驶续航里程缩短更明显。
- 电池发热问题:电池高功率放电产生大量热量,散热技术尚不完善,热量积聚不仅加速电池老化,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所以电车在高速行驶时较为谨慎。
电机与电控方面
- 电机特性限制:电动汽车的电机在零转速或低转速下,能迅速获得最大扭矩,但在高速行驶时,主要依靠转速而非扭矩来输出动力,高速行驶时的扭矩相对不足,加速会显得比较费劲。
- 电控系统保护:为保护电机免受过热和过度磨损损害,电控系统通常限制电机持续高功率运行,限制了电车长时间高速行驶的能力。
驾驶辅助与体验方面
- 智能驾驶系统限速:很多电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限制最高车速在限速的110%左右,即121km/h,若想更快需手动接管,而长时间高速手动驾驶很累人。
- 车主驾驶习惯:城市工况下能耗低,高速能耗高,车主为避免能耗曲线“上扬”和续航大幅下降,会选择相对“适中”的速度,多维持在100km/h-120km/h区间。
车辆设计与应用场景方面
- 设计侧重不同:一些国内品牌设计电车时为缩小电机转速范围加装减速箱,可能导致地板油时齿轮掉落,出现掉电快的情况,影响高速性能。
- 应用场景差异:电车更多聚焦城市通勤,满足短途出行需求,在长时间高速行驶的优化方面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