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公共充电桩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角度
- 数量增长迅猛:据搜狐网消息,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从2019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注册量从120万辆跃升至1125万辆,年增长率达到51.4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对公共充电桩需求的持续增加。
- 未来潜力巨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若按此目标,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进一步大幅增长,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
从使用场景角度
- 长途出行需求:在高速公路等长途出行场景中,公共充电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的电动汽车充电量达到7215.27万千瓦时,春节期间充电量攀升到5727万千瓦时,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公共充电桩供不应求,排队充电现象常见。
- 城市内补充需求:城市中也有大量没有私人充电桩的电车用户,如租房群体、老旧小区居民等,他们依赖公共充电桩进行日常充电。而且即便有私人充电桩的车主,在外出购物、办事、娱乐时,也有使用公共充电桩补充电量的需求。
从政策推动角度
-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计划继续推动构建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还计划到2025年底,确保高速服务区超充桩覆盖率达到100%。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建设公共充电桩,如郑州市发布《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加快推进当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行业发展要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引导行业发展,使得公共充电桩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从用户体验角度
- 充电效率偏好:据《2023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研究报告》,95.4%的用户偏爱快充,对大功率、高效的公共充电桩需求强烈。而且超90%的用户跨运营商充电,近4成用户有跨城市充电行为,对公共充电桩的网络互联性和覆盖范围有更高要求。
- 充电焦虑问题:新能源汽车用户普遍存在“里程焦虑”,而充足的公共充电桩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焦虑,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使用体验,这也反向推动了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