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自燃概率并不大。据应急管理部2024年数据,电动车自燃率为0.0039%。以下是具体分析:
- 从数据对比来看
- 与燃油车对比: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车辆自燃数据,燃油车自燃数量为18360辆,新能源车自燃数量为640辆。经计算,一季度燃油车的自燃率约为万分之0.58,新能源车的自燃率约为万分之0.44,电车自燃率低于燃油车。
- 与自身历史数据对比:2021年时,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还在万分之1.85左右,到2023年一季度就变成了万分之0.44,下降幅度明显。
-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
- 电池技术进步:电池研发不断取得进展,像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提升电池安全性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新的电池材料和工艺不断涌现,如磷酸铁锂电池相较于三元锂电池安全性更高,且随着技术发展,电池的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不断优化。
- 电池管理系统升级: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通过智能算法进行电量均衡、过充过放保护、热管理等,有效降低因电池管理不当导致的自燃风险。
- 车辆整体安全设计优化:汽车厂商在车辆设计阶段更加注重安全,加强了电池包的防护结构,提高车辆的防火性能,优化电路布局等,减少了因碰撞、短路等引发自燃的可能性。
- 从使用环境及习惯来看
- 充电环境改善: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逐渐降低。例如,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具备过压、过流、漏电保护等功能,减少了因充电设备故障引发自燃的概率。
- 用户安全意识提升:用户对电车的使用和维护知识不断增加,能够正确操作和保养车辆,如避免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定期检查车辆状态等,有助于降低自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