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问的应该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黑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经济因素
- 购买价格高:电车的电池、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组件成本较高,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价格不菲,且研发成本也不断增加,这使得电车的购买价格普遍偏高。
- 车辆残值低:主流新能源汽车三年保值率低至20%。一辆10万元的新能源车,三年后可能仅能卖2万元,相比之下,燃油车的保值率相对较高。
- 保险成本高:电车出险理赔率逐渐上升,如新能源车自燃、刹车失灵等事故频发,再加上电车零整比高,智能配置丰富,零部件损坏多只能更换,维修成本高昂,导致保险公司提高了保费。
使用便利性
- 充电设施不完善:在城市中心,公共充电桩高峰时段面临排队等待的问题,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充电点更是稀缺。
- 续航里程有限:多数电车续航里程在300至500公里,对于长途出行而言,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完善充电网络的地区,会给用户带来里程焦虑。
- 充电时间长:快速充电站数量有限,慢速充电桩充电速度慢,耗费时间长,这对于时间紧张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
性能及安全担忧
- 电池安全问题:电动车自燃、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据相关分析显示,动力电池问题是车辆起火的最大源头,这让消费者对电车的安全性产生担忧。
- 智能系统可靠性:一些人担心电车的智能辅助系统可能会失灵,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无法提供可靠的支持,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 特殊工况下性能衰减:在北方的冬天,电车续航会大幅下降,另外在高速行驶等工况下,电车的电耗也会增加,导致续航缩短,给用户带来不便。
行业竞争及利益因素
- 传统燃油车企压力:随着电车的崛起,传统燃油车企的市场份额受到冲击,为了争取市场和生存空间,可能会通过一些方式来抹黑电车,以延缓电车的发展速度。
- 维修行业利益受损:电车的零部件少,又耐用,车企还动不动三电终身质保,这使得路边维修店的业务量大幅下降,利润大降,他们可能会传播一些不利于电车的言论。
认知及跟风因素
- 受网络言论影响:一些网络热门言论可能夸大了电车的问题,或者传播不实信息,导致部分消费者在没有实际了解和体验的情况下,就对电车产生负面看法。
- 缺乏了解和体验:部分消费者对电车的性能、安全性等缺乏深入了解,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燃油车,并且可能会对电车持有负面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