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充电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并且未来还会持续变化,以下是一些当前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的充电方式变革趋势:
现有充电方式的改进
- 超充化: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的大规模量产,高压化成为可能,支撑了超充技术快速发展。预计到2028年,高压超充车型的占比将超过60%。例如,比亚迪的一些车型搭载800V高压平台,搭配超充桩几分钟能充几百公里。
- 全液冷架构:液冷技术在充电设施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充电效率和安全性。全液冷架构的充电桩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少对电池的损害,提升用户体验。
- 慢充直流化:在私人领域,小功率直流充电逐渐成为趋势。与交流慢充相比,直流充电无需经过车载充电机转化,电能输出可调度,更适应于V2G技术,同时还能降低整车成本,节省空间。
新兴充电方式的发展
- 无线充电:其以充电便捷性和高科技感体验,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2023年,无线充电模块已作为高端车型的选配功能正式纳入新车销售。极狐汽车计划于2025年正式推广无线充电技术,用户只需将车辆停放在特定的充电车位,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即可实现充电,并且该技术融合了自动泊车技术,让车辆能够自主寻找充电车位并进行充电。
- 换电模式:换电模式提供了一种快速补能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出租车、物流车等高频使用场景。随着换电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示范城市建设的推进,换电模式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如蔚来公司已完成大量换电操作,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Ample公司合作开展换电服务,其换电站可移动、快速扩展。
- 车网互动技术(V2G):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并为车主带来额外的收益。例如,车主可以在电网负荷低时充电,在电网负荷高时向电网放电。
- 自动充电机器人:像英国莲花汽车公司、现代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等都有相关产品,能自主完成插拔充电电缆等操作。
- 无线充电道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等正在底特律开展测试,将铜线圈嵌入路面,车辆内置接收器,行驶中就能自动感应接收电能。在以色列等多国也已有相关项目,这有望改变充电方式,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