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行驶几十万公里后通常还能开,不过车辆的整体性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下从电池、电机、其他部件等方面具体分析:
- 电池方面
- 容量衰减:目前电动汽车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设计寿命一般在1500到2000个循环左右,经过大量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会逐渐衰减。比如一辆新车电池容量为100%,行驶30万公里后,剩余容量可能只剩70%左右,续航里程也会相应缩短。
- 充电速度:随着使用时间和充电次数的增加,电池的充电速度可能会变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充满电。
- 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多年后,内阻会上升,导致电池发热增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现在的电车一般都有多重保护机制,如电池管理系统(BMS)会在电池温度过高时自动调整功率输出,确保电池不过热。
- 电机方面:一般来说,电机的可靠性较高,如果使用和维护得当,行驶几十万公里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不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磨损,导致动力响应略有减弱、效率降低等情况,但通常不会影响车辆的基本行驶功能。例如零跑C11跑到38万公里后,电机动力响应仅有轻微减弱,退磁现象并不明显。
- 其他部件方面
- 底盘部件:悬架、衬套等橡胶件会有明显磨损,可能导致减震效果变差、行驶稳定性下降,过颠簸路面时的舒适性降低,转向系统的精准度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 电气系统:一些电子元件可能会出现老化、故障,导致车辆的电子设备如车灯、喇叭、中控系统等出现问题。
- 车身结构:车身结构一般比较稳定,但可能会出现一些锈蚀、焊点开裂等问题,不过如果车辆保养得当,这些情况通常不会太严重。
汽车零跑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