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完全不开展外贸的国家几乎不存在。不过,有一些国家因受国际制裁、自身政策或其他因素影响,外贸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或在某些领域有较多限制,比如以下这些:
- 古巴:长期受到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制裁,对外贸易受到诸多限制。美国对古巴实施了长达数十年的贸易禁运,限制美国企业与古巴的贸易往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巴与国际市场的正常经贸交流。但古巴仍与其他一些国家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关系,比如与委内瑞拉等国在能源等领域有合作,也向一些国家出口农产品、镍等产品。
- 伊朗:由于核问题等因素,伊朗曾长期面临国际社会的制裁。美国等国家对伊朗的金融、能源等领域实施制裁,限制了伊朗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结算、石油出口等重要外贸活动。尽管面临制裁,伊朗依然在努力开展对外贸易,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一定的合作,还通过一些非正规渠道或与友好国家的特殊安排进行部分商品的进出口。
- 朝鲜:受到联合国安理会等部分制裁措施影响,朝鲜的对外贸易在一些方面受到限制。但朝鲜也在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有一定的往来,主要出口矿产品、农产品等,进口一些工业设备、生活用品等。
- 叙利亚:多年的战乱和外部干预等因素,使叙利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受到极大影响。一方面,国内基础设施受损,生产能力下降,可用于出口的商品减少;另一方面,外部制裁等因素也限制了其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不过,叙利亚仍在努力恢复经济,与一些周边国家和友好国家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往来,进行一些基本的物资进出口。
- 苏丹:曾因国内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等影响,外贸规模相对较小,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根据2024年的数据,进口仅占苏丹国内生产总值的1.0%,出口占1.2%。但苏丹也在逐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例如其有一定的石油、农产品等资源可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