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和油车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性能表现
- 加速性能:电车电动机可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起步迅猛且无顿挫感,在城市路况下的加速体验出色,如特斯拉ModelS等高性能电车的加速性能可媲美甚至超越超跑。油车需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后才输出最大扭矩,加速相对滞后,但一些高性能燃油跑车的加速性能也很强。
- 续航能力:电车续航里程普遍在400-600公里,高速行驶或低温环境下会大打折扣,存在续航焦虑。油车加满油续航里程通常在600公里以上,续航稳定,不受环境影响。
- 高速后劲儿:电车在高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电机功率受限和电池能量输出衰减,加速能力会下降。油车发动机只要有燃油,高速超车等情况下动力相对源源不断。
环保方面
- 使用阶段:电车在使用过程中不排放尾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几乎为零,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环保优势更明显。油车发动机燃烧燃油会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 全生命周期:反方观点认为电车电池生产需大量稀有金属,开采会导致环境破坏和污染,废旧电池处理也是难题。若电力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其全生命周期的环保优势会减弱。油车技术不断进步,如高效发动机和清洁燃油技术应用,也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成本因素
- 购车成本:一般同级别电车初始购买价格略高于燃油车,但电车享有免征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如购买一辆15万元的电动车,可节省约1.3万元购置税。
- 使用成本:电车能耗成本低,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为例,百公里电耗20度,公共快充每度电1.5元,每年充电成本约6000元。油车百公里油耗若为8升,油价7.66元/升,每年加油成本约12256元。电车保养项目少,五年保养费用约2000元,油车需定期更换机油等配件,五年保养费用约5000元。
- 维修成本:电车核心部件如电池、电控系统维修成本高,电池组占车价比例高,更换成本昂贵。油车维修技术成熟,配件价格相对透明。
- 保值率:电车技术更新快,电池性能衰退等因素影响,二手价格较低。油车技术成熟,市场认可度高,保值率相对稳定。
驾驶体验
- 静音效果:电车没有发动机,电机运转声音小,车内静谧性好,能为驾乘人员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油车发动机运转会产生噪音和震动,部分高性能油车的发动机声浪被一些人视为驾驶激情的一部分,但对追求安静的人来说是缺点。
- 操控感受:电车底盘因电池布局往往更平整,重心低,操控稳定性好,智能驾驶配置丰富,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可减轻驾驶疲劳。油车的机械换挡反馈和驾驶操作感,让驾驶爱好者更有参与感。
基础设施
- 充电桩与加油站:电车充电桩在一线城市逐渐完善,但乡镇地区稀缺,且充电速度慢,快充一般需30分钟至1小时充至80%,公共充电桩还可能存在被占用等问题。油车加油站遍布全国,加油便捷,几分钟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