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上用什么雷达

2025-03-05 19:45:07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电车上常用的雷达主要有以下几种:
超声波雷达

  • 工作原理: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利用时间差来测量距离,就像蝙蝠使用的声纳定位。
  • 特点:成本低、体积小、安装方便,防水、防尘。但探测距离较短,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衰减,高频率的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更快,一般探测范围在0.1米至3米之间。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车辆的倒车、泊车辅助,比如安装在汽车前后保险杠上的UPA,用于倒车雷达和驻车辅助,最大探测距离约为2.5米;安装在汽车侧面的APA,用于自动泊车辅助,能检测侧方障碍物,最大探测距离可达5米以上。

毫米波雷达
  • 工作原理:利用毫米波段的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回波,根据时间差来测量位置距离数据。
  • 特点: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能够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但无法准确判断障碍物的立体轮廓和物体颜色,对行人等非金属物体反射波较弱。常规探测距离一般在150米-250米之间,高性能的可达300米。
  • 应用场景:在智能驾驶中,主要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盲点监测、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前部、车辆的后保险杠内侧、前保险杠内侧等处。

激光雷达
  • 工作原理: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测量激光往返的时间来计算与目标物体的距离,能够生成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
  • 特点: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和强适应性等特点,探测精度最高,稳定性强,能准确识别障碍物的立体轮廓,探测范围一般是200米到300米,最高可达500米。不过成本高、体积大,且在雨雪雾等极端天气下性能会受影响。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测绘和地形建模等领域,在智能驾驶中主要用于环境感知、障碍物检测和路径规划等。

4D毫米波雷达
  • 工作原理:是毫米波雷达的升级版,在传统毫米波雷达测量距离、速度和角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高度信息的测量。
  • 特点:相比传统毫米波雷达,能提供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探测距离通常可以达到300米甚至更远,部分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达400米。
  • 应用场景:在智能驾驶中可更好地感知车辆周围环境,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为了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感知精度和可靠性,电车还会采用多种雷达的融合技术,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融合方案,综合利用各传感器的优势。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338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