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电车的操控性能并不一定差,而且很多电车在操控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不过,可能部分人会觉得电车操控“差劲”,这可能有以下一些误解或实际存在的原因:
- 驾驶习惯问题
- 动力响应特性差异:电车的动力输出特性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电车的动力响应通常极为迅速,踩下加速踏板后能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而习惯了燃油车发动机逐步提升转速、缓慢输出动力的驾驶者,可能会觉得电车的动力过于突兀,难以精准控制,从而产生操控不好的感觉。
- 制动能量回收影响:电车普遍配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当松开加速踏板时,车辆会有明显的减速效果,这与燃油车松开油门后车辆依靠惯性继续滑行的感觉不同。如果驾驶者没有适应这种特性,在驾驶过程中就会觉得车辆的减速不够线性,影响操控体验。
- 车辆设计与调校
- 悬挂系统调校:部分电车为了追求舒适性或受成本限制,在悬挂系统的调校上可能不够精细,导致车辆在过弯、变道时车身侧倾较大,给驾驶者带来不稳定的感觉,影响对操控性能的评价。
- 转向系统设定:一些电车的转向系统可能存在转向力度过于轻盈或沉重、转向虚位较大等问题,使得驾驶者在操控方向盘时缺乏精准的路感反馈,难以准确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转向角度。
- 特殊路况适应性
- 湿滑路面表现:由于电车的重量通常比同级别燃油车更重,这在湿滑路面上可能会增加车辆打滑和失控的风险。如果车辆的轮胎抓地力不足或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调校不佳,就容易出现侧滑等情况,让驾驶者觉得操控困难。
- 越野性能短板:目前大多数电车主要定位于城市通勤,其底盘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等越野参数往往不如传统燃油越野车,在通过一些复杂越野路况时会显得力不从心,限制了其在特殊路况下的操控性能。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车制造商在操控性能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先进技术等手段,使电车的操控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像特斯拉Model3、保时捷Taycan等车型,都以出色的操控性能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