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保养:
按行驶里程
- 每1万公里左右:一般来说,电车行驶到1万公里时,建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需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查看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纹、鼓包等损伤,测量轮胎花纹深度,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轮胎。还要检查底盘是否有磕碰、变形或锈蚀,比如通过举升车辆,查看底盘的电池包、电机、悬挂系统等部件是否有异常。
- 每2-3万公里:当行驶里程达到2-3万公里时,除了上述检查项目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制动系统。检查刹车片的厚度,一般刹车片厚度小于3毫米时,就需要考虑更换。同时检查刹车油的液位和质量,如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就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制动性能。
- 每5-6万公里:行驶到5-6万公里时,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保养节点。此时需要对驱动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部件进行深度检查,查看是否有松动、渗漏油液等问题,还需检查和更换齿轮油,以确保其润滑和散热性能,保证驱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按使用时间
- 每半年或一年:即使电车行驶里程较少,但如果使用时间达到半年或一年,也需要进行保养。主要是对车辆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检测电池的健康状态,查看是否有电池容量衰减、充放电异常等问题。同时,检查车内的各种电子设备,如空调、音响、导航等是否正常工作。
- 超过三年:车辆使用超过三年后,橡胶制品和密封件等容易老化,需要重点检查。如检查车门密封胶条是否老化、开裂,车窗玻璃升降器是否正常工作,天窗密封是否良好等,防止出现漏水、漏风等问题。另外,对于一些易损耗的部件,如雨刮器、空气滤清器等,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
特殊情况
- 发生事故后:电车发生碰撞等事故后,无论损伤程度大小,都应进行全面保养和检查。除了修复外观和损坏的部件外,要重点检查底盘结构是否变形,电池包是否受到冲击损坏,电气系统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安全隐患。
- 长期停放后:如果电车需要长期停放,在停放前应进行一次全面保养,如充满电、检查轮胎气压等。停放期间,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如半个月左右)启动车辆,让各部件进行自检和短暂运行,防止电池亏电和部件受潮生锈等。在重新使用前,也需要进行一次保养,包括检查电池状态、轮胎气压、制动系统等,确保车辆各项性能正常。
- 出现异常情况时:当电车出现异常声音、异味、振动,或者仪表盘上出现故障提示灯,如电池故障灯、电机故障灯等,以及车辆的加速性能、续航里程明显下降,充电时间明显变长等情况时,都需要及时进行保养和检查,找出问题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