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后驱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 传统后驱布局:跟传统内燃机汽车后轮驱动形式基本一致,带有离合器、变速器以及传动轴,驱动桥和内燃机的驱动桥一样,只是将内燃机更换成电机。即传统发动机舱依然布置了车辆的电机、动力控制单元(PCU)以及变速箱等一系列元件,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至后轮。
- 电机-驱动桥组合后驱布局:在传统后驱布局的基础上取消了离合器、变速箱以及传动轴等一系列部件,将电机、固定减速比的减速器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两个半轴驱动车轮。
- 电机-减速器一体化后驱布局:相比起单一的电机驱动系统,一体化驱动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电机与电控之间的匹配协同作用,最大程度改善电机出力特性,增加电机扭矩输出范围,同时提升车辆的性能。
- 轮边电机后驱布局:将轮边电机和减速器集成以后融入驱动桥上,采用刚性连接,减少了高压电器数量和线路长度,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车身高度、提高承载量以及增加车内空间。
- 轮毂电机后驱布局:将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上,轮毂就是电机的转子,转向节就是定子。轮毂电机的车辆理论上能够明显降低车辆动力系统的零件数量以及体积,对车内空间实用性和利用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