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车即小米SU7,不同版本搭载的电池有所不同,小米SU7标准版搭载弗迪(比亚迪子公司)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pro和max版分别搭载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正常情况下,小米电车的电池不容易自燃,以下是具体分析:
- 电池技术保障
- 电芯倒置技术:小米采用了电芯倒置技术,使泄压阀朝下,极端情况可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并且针对电芯倒置带来的问题,如电解液浸泡电芯极柱等,通过采用抗高温的定制高标准添加剂和溶剂等措施,缓解高温时对于电解液的氧化作用,将电解液的最高耐受温度拓宽了10-15℃。
- 全方位物理防护: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拥有14层硬核物理防护,包括3层顶部支撑、3层侧碰防护、8层底部防护结构,可应对侧碰和刮底等情况。
- 散热隔热设计:小米CTB电池采用行业顶级的17层高压绝缘防护,定制了行业最强的主动冷却技术,双大面冷却面积达到同级最高的7.8m2,同时在电芯两个侧面铺设了165片业内领先的气凝胶隔热材料,最高可抵抗1000°C的高温,能有效阻止热蔓延。
- 电池管理系统:小米全栈自研电池管理软件,实现了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紧急情况下,可实现4ms内切断电流。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每秒检测电池800多个信号,检测频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数据量是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
- 安全测试验证:小米进行了1050项安全测试,测试项目数是国家标准的20倍,可靠耐久测试时长是国家标准的96倍,涵盖碰撞、挤压、火烧、水泡、过充等各种场景,与电池相关的整车测试,累计续航测试335万公里、累计充电测试4.4万次、测试环境最高地表温度80摄氏度、最低环境温度-35摄氏度,全部轻松通过。
但如果电池遭受严重的外力撞击、底部剐蹭导致电池包破损,或者出现严重的电池制造缺陷、长期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和充电不当等情况,也可能会增加电池热失控和自燃的风险,如2024年发生的两起小米SU7事故,均是因外力撞击触发电池受损引发冒烟和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