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采用的轨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按走行系统划分
- 钢轮钢轨式轨道
- 构造与原理:由两根钢轨组成,有轨电车的钢轮在钢轨上运行,钢轨不仅承担车辆的重力,还为车辆提供导向。通常采用槽型轨,与铁路轨道相似,但一般轨型相对较小。
- 应用情况:是目前最常见的有轨电车轨道类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如奥地利林茨、中国成都等城市的有轨电车都采用这种轨道。
- 胶轮导轨式轨道
- 构造与原理:由行车道和导轨组成。车辆行走系统为橡胶轮胎,导向轮通过导轨引导车辆运行。导轨一般焊接为无缝结构,铺设于路面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中。
- 应用情况:为法国Translohr公司独有技术,中国的天津、上海等城市有应用。
按轨道结构类型划分
- 有砟轨道
- 构造与原理:由钢轨、轨枕、道砟等组成,道砟可以提供弹性和缓冲,分散车辆荷载。
- 应用情况:造价低廉、养护维修作业方便,但道砟对城市环境有一定影响,且需要独立路权,一般应用于郊区等较为空阔地带。
- 无砟轨道
- 构造与原理:底座板或支承层一般灌注在道路结构中,上面铺设道床板或轨道板,轨道的上部结构凸出于道路平面。
- 应用情况:能较好地满足城市环境要求,但线路依然要独立占用道路资源,一般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有独立路权的地段。
- 埋入式轨道
- 构造与原理:将全部轨道结构埋在道路铺面之下,轨顶与路面平齐,车辆可以与其他交通方式在同一平面上行驶,实现了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共享路权。
- 应用情况:适用于城市中心等交通流量大、空间有限的区域,可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占用,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如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2号线就采用了新型埋入式轨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