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修有轨电车

2025-03-04 18:21:11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不修有轨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资金成本因素
    • 建设成本高:有轨电车的建设需要进行轨道铺设、站点建设、车辆购置等,前期投入资金量大。一些中小城市可能难以承受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支出,例如甘肃天水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投融资90亿元,给当地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 运营成本高:后期的车辆维护保养、人员工资、能源消耗等运营成本也较高,据媒体报道,有轨电车包含折旧在内,年运营成本在4000万-9000万之间。

  2. 客流量因素
    • 人口支撑不足: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偏远郊区,人口密度较低,城区人口数量不足,难以提供足够的客流量来支撑有轨电车的运营。如云南红河州有轨电车最新月度客流量仅0.4万人次,日均不到200人。
    • 线路规划欠佳:部分有轨电车线路规划不够科学,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或覆盖区域不合理,导致其对居民的吸引力不足,客流量难以提升。

  3. 交通效率因素
    • 运行速度受限:有轨电车通常运行速度较慢,在交通高峰期可能无法快速疏散乘客,相比地铁等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效率较低。而且有轨电车在路口需要与其他车辆和行人共享路权,频繁的停车等待会进一步降低运行速度。
    • 发车间隔较长:受车辆数量、运营成本等因素限制,有轨电车的发车间隔往往较长,不能像公交车那样频繁发车,无法满足居民即时出行的需求,这也会使一些乘客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4. 占用资源因素
    • 道路资源占用:有轨电车需要在地面铺设轨道,会占用大量道路空间,一般会占用相当于两条以上车道的宽度,在城市道路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会加剧交通拥堵,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效率。
    • 土地资源占用:建设有轨电车还需要配套建设车辆段、停车场等设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这可能会受到限制。

  5. 安全因素
    • 技术故障隐患:有轨电车的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等技术设备如果存在缺陷或故障,可能会导致运行安全问题。如珠海有轨电车引进的国外第三轨地面供电技术存在缺陷,多次导致事故发生。
    • 人车混行风险:在一些路段,有轨电车与行人、非机动车混行,容易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6. 效益因素
    • 经济效益差:由于客流量不足,票款收入低,而成本又高,导致有轨电车项目往往难以实现盈利,需要大量财政补贴来维持运营,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财政补贴压力大。
    • 带动效益弱:原本期望通过建设有轨电车带动沿线土地增值和经济发展,但如果长期处于低客流状态,甚至难以正常运营,有轨电车对沿线区域产生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313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