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B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电车头盔有以下要求:
- 安全认证方面:头盔必须通过权威的安全认证,在国内,要有3C认证标志。通过认证的头盔,在安全性上有基本保障,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指标。
- 尺寸规格方面
- 尺寸类型:结合中国人的头部形状特征,头盔尺寸规格由3类增加至5类,可更好地兼顾儿童和成人的佩戴要求。
- 头盔形状:有全盔、3/4半盔、1/2半盔等三种类型,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 性能方面
- 固定装置稳定性:头盔的固定装置要稳定,在受到一定外力冲击时,不会轻易松动或脱落,确保头盔在佩戴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在正确位置,为头部提供持续的保护。
- 佩戴装置强度:佩戴装置如系带等,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在事故发生时不会断裂,保证头盔与头部的连接牢固。
- 吸收碰撞能量:合格头盔应具有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地将冲击力分散和吸收,减少传递到头部的力量,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
- 耐穿透:头盔的外壳和整体结构要具备一定的耐穿透性,防止尖锐物体穿透头盔,直接伤害到头部。
- 护目镜:护目镜的清晰度要高,不能有明显的变形、划痕等影响视线的问题,并且要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在受到外力时不易破碎。
- 材质方面
- 外壳材质:通常由聚碳酸酯或ABS塑料制成,也有使用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的,这些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在碰撞时抵御外力。
- 缓冲材料:内部一般填充EPS(发泡聚苯乙烯)或EPP(发泡聚丙烯)等缓冲材料,用于在撞击时吸收和分散能量,保护头部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