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不保真”可能有以下几种含义:
- 商品层面
- 商品来源不确定:可能是指所销售的外贸商品并非来自正规的、有品质保证的渠道,无法确保是品牌方授权生产或直接从国外采购的正品。比如一些号称是外贸尾单、原单的商品,实际上可能是国内小厂仿冒的,打着外贸的旗号来销售。
- 商品质量无保证:外贸商品可能因各种原因,如生产过程中的瑕疵、运输存储不当等,导致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即使商品本身是真的,但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与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预期不符。像一些外贸服装可能存在色差、线头、破损等情况,电子产品可能有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 贸易行为层面
- 虚假贸易:意味着贸易活动本身不真实,存在虚构贸易背景、伪造单证等行为。例如企业为了骗取出口退税、银行贷款或其他政策优惠,编造不存在的贸易合同,伪造提单、报关单、发票等单证,并没有实际的货物进出口或服务交易。
- 信息不实:在贸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提供的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成分。如卖方对商品的描述与实际不符,夸大产品的性能、质量等;或者买方提供虚假的付款能力证明、信用信息等,导致交易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