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用电车充电较为普遍,主要有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环保意识强、电力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以下几方面原因:
- 政策支持
- 购车优惠:以挪威为例,早在1990年就开始试行对电动车免进口税,还免收25%的增值税,降低道路税等。
- 使用便利:北欧多国给予电车众多使用上的优惠政策,比如挪威的电车可使用公交车道,在市政停车位停车可以享受70%的费用减免,在部分地区还曾长期免收高速通行费。
- 基础设施完善
- 充电桩数量多:挪威早在2020年底就建成了1.87万个充电站,在所有主干道上实现每百公里至少有两个快充站,平均每万人有35个充电桩。
- 布局合理:北欧国家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密度较低,在有限的公路沿途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的难度和压力相对较低,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较为合理地布局充电桩,使得电车充电较为便捷。
- 环保意识强:北欧人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度极高,追求极致环保。电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符合北欧地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他们更愿意选择电车作为出行工具,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绿色出行和环保事业。
- 电力资源丰富:北欧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水力、风力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例如,挪威超过90%的电力都是来自风力和水力发电,电力供应充足且清洁,为电车的使用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 气候适宜:北欧虽然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受海洋性气候和北大西洋暖流等因素影响,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极度寒冷。像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冬季最低温度一般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大部分海面不会结冰,对电车的续航影响相对较小。
- 车辆性能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车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续航里程不断增加,能够满足北欧居民日常出行和短途旅行的需求。同时,电池技术的改进也提高了电车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减少了寒冷天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经济水平发达:北欧国家经济水平较高,居民消费能力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购买和使用电车。而且,从长期来看,虽然电车的购买价格可能相对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充电费用相对较低,以及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电车的总体使用成本并不高,甚至比燃油车更具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