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纯从省钱角度考虑,不同价位的电车有不同特点,以下几个价位段的电车相对较为省钱:
5万元以下
- 车型举例:长安Lumin、五菱宏光MINIEV等。
- 优势:购车成本低,如长安Lumin优惠后入门级车型售价能到3.79万元,五菱宏光MINIEV实际起步价2万多。对于城市短途通勤来说完全够用,在有家用充电桩的情况下,电费成本非常低,基本一个月电费几十元到一百多元。
- 不足:续航里程较短,一般在100多公里到300公里左右,不太适合长途出行。配置相对较低,可能缺少一些舒适性和安全性配置。
5-12万元
- 车型举例: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等。
- 优势:能满足基本的城市通勤和偶尔的周边出行需求,如五菱缤果提供203公里、333公里、410公里三个版本多款车型,比亚迪海鸥提供305公里和405公里两种续航车型。配置较为丰富,像胎压报警、倒车影像、蓝牙钥匙等基本配置都有。使用成本也不高,百公里电费在10元-15元左右。
- 不足:车辆空间相对有限,相比更高级别的车型,在舒适性和一些高端配置上有欠缺。
12-20万元
- 车型举例:比亚迪秦PLUSEV、大众ID.3等。
- 优势:续航里程通常能达到400公里以上,部分车型能达到500公里甚至更高,可满足一定的长途出行需求。车辆在做工、用料以及配置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舒适性和安全性更好。电池容量较大,在合理使用和保养的情况下,电池衰减相对较慢,长期使用成本相对稳定。
- 不足:购车成本相对较高,保险费用也比低价位段的电车要高一些。如果没有家用充电桩,依赖公共充电桩,充电成本会有所增加。
如果主要用于城市短途代步,不追求高配置和长续航,5万元以下的电车就能满足需求且较为省钱;如果对续航、配置有一定要求,城市通勤和周边出行较多,5-12万元的电车性价比更高;而12-20万元的电车则在综合性能和使用体验上更具优势,适合对车辆品质有一定追求,且预算相对充足的消费者。